圆锥角膜是以角膜中央变薄向前突出,呈圆锥形为特征的一种眼病。它常造成高度不规则近视散光和不同程度的视力损害,不伴有炎症。本病多发生于20岁左右的青年,通常为双眼先后发病,原因不明。有人认为可能是遗传性发育异常,也有人报告本病与内分泌紊乱和变态反应性疾病有关。
圆锥角膜首先表现为因近视和近视散光而导致的裸眼视力下降,而且散光度数较高,并常带有不规则散光。其发病机制是角膜中央区进行性变薄、膨隆,呈圆锥状突出,到晚期会突然发生急性角膜水肿、混浊,使得视力在短期内更进一步下降。这时,就无法用眼镜或隐形眼镜来矫正,只能通过角膜移植手术治疗了。
圆锥角膜的分类:
(1)前部型圆锥角膜
(2)后部型圆锥角膜又分完全型和局限型两种。
圆锥角膜的临床表现:
(1)前部型圆锥角膜
①潜伏期圆锥角膜在此期很难诊断,如果一眼已确诊为圆锥角膜,另一眼再出现屈光不正时,就应考虑圆锥角膜之可能。
②初期在这一阶段临床表现以屈光不正为主,此时的屈光不正完全可以用眼镜来矫正。开始可能是近视,逐渐向散光和不规则散光发展。
③完成期出现典型的圆锥角膜症状,表现为视力下降,一般眼镜已无济于事,只能用接触镜进行矫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