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荧光灯相比,LED灯具是否更适合教室照明?LED灯具会产生蓝光危害吗?围绕这些备受关注的热点问题,温州市近日专门召开中小学教室安装LED灯具的专家论证会,邀请一批国内权威专家共同研讨如何改善学校视觉环境,有效推进近视防控工作。
用眼环境是影响儿童青少年近视发生发展的主要因素。我国中小学生每天约8-10小时学习时间在教室,不良的照明环境会影响视觉系统的工作状态;尤其是尚在生长发育阶段的孩子,不科学的教室照明甚至可能对其视觉系统的发育造成一定的影响。
《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中,明确将“改善学校的视觉环境”列为近视综合防控中的重要内容,要求“改善教学设施和条件,落实教室、宿舍、图书馆(阅览室)等采光和照明要求,使用利于视力健康的照明设备”。温州早在2018年7月实施“明眸皓齿”工程,并将全市中小学校教室照明改造作为保障学生眼健康的关键抓手。2019年暑期,温州完成9500余间教室照明改造,并率全国之先在龙湾区全区开展LED光源改造试点。半年使用情况显示,LED改造教室光照质量、节能环保、日常管护各方面均优于传统灯具。
由于LED照明技术为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新型固态半导体照明技术,不少公众对其不甚了解,甚至对其安全性存在着一些误解。为此,在“六六爱眼日”来临之际,温州市教育局牵头,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组织承办了《关于温州市中小学教室安装LED灯具蓝光危害等事宜专家论证会》,邀请专家通过线上线下联合会议的形式,对LED照明的技术先进性、光辐射安全等问题进行充分讨论。
此次会议邀请了国际著名照明研究专家,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国际照明委员会副主席郝洛西教授,浙江大学光电学院/杭州三泰检测技术有限公司牟同升教授,复旦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林燕丹教授,中国科学院建筑设计研究院许楠高级工程师,以及近视及视觉健康研究专家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黄昌兵研究员,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罗春燕主任,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瞿佳教授、周佳玮研究员和侯方研究员等。
针对LED灯具是否会产生蓝光危害这一问题,牟同升教授表示,虽然部分科学研究中发现蓝光照射会对眼睛产生不利影响,但这是基于实验室的特定条件下,并不等同于实际照明应用。郝洛西教授认同这一观点并表示,为了达到健康照明的目的,教室照明更应该关注于如何让学生看的清楚、舒适、持久,并设定合适的光参数。只要光源或灯具(包括LED灯具及荧光灯)的光辐射(包括紫外线和蓝光)在安全级别,就能够在教室中使用。
专家们还指出,CIE国际照明委员会发布的《关于蓝光危害的立场声明》、温州医科大学眼视光医院牵头发布的《近视防控教室LED照明专家共识》和国际半导体照明联盟等学会联合发布的《普通照明LED与蓝光》白皮书等对蓝光危害的问题都进行了驳斥。经过讨论,专家一致认为:从蓝光危害的角度来看,目前没有任何证据表明在教室中正常使用LED灯具会对青少年眼睛产生负面影响,在教室使用LED照明是安全的。个别组织脱离剂量考虑,过度夸大某个波段的光危害,违背科学客观的原则。
针对“为何现行教室照明的国家标准中仍然推荐荧光灯”这一问题,林燕丹教授与罗春燕主任向大家分享了上海市地方标准《中小学校及幼儿教室照明设计规范》的制定过程与心得。现有的国家标准需要考虑不同地区的经济与社会发展情况,是基本要求,同时存在时间滞后性。近几年来,许多省市(如四川省、上海市等)均已将LED灯具的使用加入到照明标准中。这都是基于技术发展的现况以及健康照明的需求而应运而生的。
通过试点改造,LED灯具成为了上海市大部分教室照明使用的光源,相对于传统的荧光灯而言,LED灯具在光照质量、节能环保、日常维护等各个方面都具有十分明显的优势。此外,黄昌兵研究员与许楠高级工程师也与大家分享了LED灯具在各项电气和光参数指标上的优势。瞿佳教授、侯方研究员、周佳玮研究员等人也从光与人的身心健康、光与视觉系统发育等角度对健康光照的属性和其在近视综合防控中的重要角色进行了分析。
专家们一致认为:LED较其他灯具有更好的电气和光参数指标,更能够满足面向近视防控的健康照明要求,应当作为有条件的省市地区近视防控教室照明改造的优先选项。
专家们还建议,温州一直是我国近视防控工作的“排头兵”,就教室健康照明改造而言,也要继续发挥“先锋队”的角色,尽早颁布实施LED健康教室照明的地方标准,引领全国中小学校视觉环境改善工作,保障广大儿童青少年的眼健康。
来源:中国近视防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