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江阴光明眼科医院官方网站,相知十年、值得信赖! 

0510-80668111   0510-80669191

医保农保定点医院

江阴市白内障复明手术定点医院

南京大学医学院教学医院

江阴市中小学生近视眼防控中心

中华近视眼防控推进协会江阴市近视防控监测站

天津医科大学视光学院教学实践基地

华士门诊部:江阴市华士镇环南路187-2

虹桥总部:江阴市虹桥北路101-103号

光明眼科公众号

页面版权归:江阴光明眼科医院有限公司所有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江阴
苏ICP备19046364号-2 (苏)医广【2023】第08-14-3202-282号
本网站信息仅做健康参考,并非医疗诊断和治疗依据,具体诊疗还请遵照经治医师意见如有转载或引用本站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

近防中心公众号

二维码
0510-80668111
0510-80669191

新闻动态

  • 《中国眼健康白皮书》发布 全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为53.6%

    2020-09-09

    6月6日是第25个全国爱眼日。6月5日,国家卫生健康委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我国眼健康工作进展及成效。会上,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中国眼健康白皮书》,明确下一步将结合我国国情和致盲性眼病疾病谱变化,编制“十四五”全国眼健康规划,进一步完善三级防盲和眼健康服务体系,加强基层眼科专业队伍建设,建立眼科医疗质量控制体系,推动眼科医疗服务高质量发展,努力满足人们不断提高的眼健康需求。   我国盲和视觉残障的发生率下降了37.8%和15.4%   今年的爱眼日是一个意义非凡的“爱眼日”,也是全球视觉2020行动收官之年。视觉2020是1999年由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防盲协会共同发起的在全球消灭可避免盲的行动计划,当时罗列了5个疾病,白内障、沙眼、儿童盲、河盲、屈光不正与低视力,中国是最早承诺参加全球行动计划的国家之一。全国政协委员、全国防盲技术指导组组长王宁利在会上表示,经过这21年,9省的抽样调查发现,我国盲和视觉残障的发生率下降了37.8%和15.4%。   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局副局长周长强强调,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方式改变,年龄相关性眼病、代谢相关性眼病、高度近视引发的眼底病变凸显,成为我国当前主要的致盲眼病。“下一步,我们将按照健康中国要求,结合我国国情和致盲性眼病疾病谱变化,编制‘十四五’全国眼健康规划,进一步完善三级防盲和眼健康服务体系,加强基层眼科专业队伍建设,建立眼科医疗质量控制体系,推动眼科医疗服务高质量发展,努力满足人们不断提高的眼健康需求。”   我国眼科医师已达4.48万人   据王宁利介绍,我国在2003年时有1.9万名眼科医生,目前已达到4.48万名。世界卫生组织规定,5万人中至少有一个眼科医生。我国每5万人中已有1.6名眼科医生,达到了世界卫生组织的规定。   王宁利表示,在实现普遍眼健康工作中,重点是医疗服务的可及性,人力资源和医疗服务机构的建设。通过二十多年的发展,我国现在90%的县级医院已经建立了独立的眼科。视光师的数量从2006年的1487人增长到了2018年6218人。2015年,超过80%的县级医院配备非接触眼压计、手术显微镜、直接检眼镜、间接检眼镜等基本眼科设备。此外,我国建立了国家、省(自治区、直辖市)、市级防盲治盲管理体系和县、乡、村眼病防治网络,两个三级网络,确保眼科资源的公平、可及。   儿童青少年近视已成中国视力损伤主要原因 超八成高中生近视   调查结果显示,2018年全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为53.6%。其中6岁儿童为14.5%,小学生为36.0%,初中生为71.6%,高中生为81.0%。儿童青少年近视已成为中国视力损伤的主要原因。上海市眼病防治中心执行主任许迅表示,近视确实是我国患病率最高的慢性眼病之一,严重影响了儿童青少年的身心健康。而且近视有一个特点,一旦发生了就不可逆转,所以治好近视眼是办不到的。特别是在低年龄阶段发生近视眼的孩子,更容易变成高度近视眼,导致视力损伤,甚至老年以后因此失明。   许迅认为,在整个防控过程中,医防协同是贯穿近视防控全程的重要策略。上海在前两年制订了地方标准《中小学生屈光不正筛查规范》,今年已被国家卫健委纳入国家卫生行业标准。近十年来,在上海市卫生健康委等部门领导下,联合公共卫生和医疗机构的专家力量,建立了“市、区、社区”的医防衔接网络,实行了近视分级分诊和转复诊的制度,至今已经为200多万儿童青少年建立了屈光发育档案。在宣教方面,发起了“目”浴阳光的科普行动,制作传唱了《爱眼歌》,根据疫情形势,创编了非接触眼保健操等。   来源:央广网

  • 行动起来,共同呵护好孩子的眼睛——代表委员、专家学者关注未成年人眼健康

    2020-09-09

    受疫情影响,全国约两亿儿童青少年延期开学,纷纷开启“网课模式”。这也意味着早在开学季前,学生群体的用眼高峰就已提前到来——长时间盯着电脑屏幕,这无疑是对眼健康的巨大挑战。     事实上,中国儿童青少年的眼健康问题已不容小觑。国家卫健委公布的全国儿童青少年近视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已超过50%;世界卫生组织的研究报告显示,目前我国青少年近视率居世界首位。     儿童青少年如何科学安全用眼,预防近视?公众对视觉健康的认知有哪些误区?保障青少年视力健康,怎样形成合力?记者邀请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同有关专家对此进行解答。     近视率高、低龄化,是何原因    小小的个头,背着大大的书包,稚嫩的脸庞上架着一副摇摇欲坠的厚眼镜。世卫组织研究报告显示,我国青少年近视率高居世界第一,其中小学生的近视率接近40%。是什么造成了如此严峻的青少年眼健康问题?   全国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专家宣讲团团长、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院长瞿佳介绍,近年来研究发现,儿童青少年近视的主要成因有两个:一是户外活动时间越来越少,70%的儿童青少年每天户外活动时间不足两小时;二是近距离用眼的时间和强度不断加大,近距离用眼的年龄逐年降低。例如,幼龄儿童过早开始早教,幼儿园教育“小学化”,低龄儿童长时间接触手机、电视等电子产品,中小学生学业负担重等,均导致孩子近距长时间用眼情况加剧,对眼睛正常发育造成压力,从而诱导近视形成。     “另外,缺乏科学用眼习惯也加剧了这一现象。例如读写姿势不正确、不认真做眼保健操,总熬夜、爱吃甜食、不注重用眼劳逸结合等。当然电子产品的普及应用,也使得青少年近视问题愈加严重。”全国政协委员、辽宁何氏眼科医院院长何伟补充。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眼科中心副主任洪晶也指出,儿童阶段是视功能快速发育时期,在这个过程中,保持科学用眼,保持合理的发展发育速度是非常关键的。这就要求儿童在该过程中务必要保证充足的户外暴露,减少近距离用眼,减少电子产品的应用或者减少弹钢琴等强对比度刺激。     在影响儿童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同时,近视问题对于社会和行业的影响也不容小觑。长此以往,未来学习飞行技术、航海技术、消防工程等对视力有明确要求的专业、从事相关职业的人会越来越少,甚至会面临“后继无人”的窘境。     公众视觉健康知识亟待普及      儿童青少年近视率居高不下,公众对视觉健康知识却极度缺乏。     国务院医改领导小组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北京大学教授李玲在《“小眼镜”为什么那么多》一文中提到部分家长科学用眼观念的落后:在晃动的车上看书、看手机和视屏是非常伤害眼睛的,但许多孩子和家长不以为意,社会舆论往往还认为这是爱学习的表现。“不能输在起跑线上”的早教,使得孩子们早早地用眼,有些家长浑然不知荧光将对孩子的视力造成不可逆的损害。     而一旦孩子出现近视的症状后,有关“康复、恢复、降低度数、近视克星”等的夸大宣传又会吸引家长“病急乱投医”。     “家长大部分是有强烈的控制近视的愿望,但缺乏的是专业的认知、知识和方式。因此,提高家长的专业知识和认识是儿童近视防控中最可持续的方式。”洪晶说。     洪晶表示,学龄期是儿童屈光状态发育的关键,除了眼保健操是缓解视疲劳的一个方式之外,预防近视更需要持续的健康用眼,比如保持正确的读写姿势、持续时间不能过长,每天保证两小时以上的户外活动暴露等。   “有一则新闻,让我很痛心,是一名哈尔滨10岁的小姑娘,由于没接受科学的诊治,佩戴两年降度镜后,度数不降反增,并伴有严重的视功能障碍。”何伟说,临床接诊中此类案例不在少数,“所以我一直强调,最好的‘眼药’是眼科知识,要从源头扼住近视这头‘猛兽’,关键在于对近视防控要有科学的认识和足够的重视”。   何伟建议,要针对不同对象采用不同的方法科普近视防控教育。比如,面对中小学生时,寓教于乐的眼健康体验实践活动、有趣的知识问答往往接受度更高。对于家长,利用每学期家长开放日、家长会,对他们集中进行眼健康知识培训是切实可行的。同时,相关部门应利用网络推出眼健康科普教育网课,通过微博、微信等普及率高的平台定期推送用眼常识。     近视防控,需多方形成合力      儿童青少年近视是一个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绝对不能被轻视。     全社会都要行动起来,共同呵护好孩子的眼睛,让他们拥有一个光明的未来。2018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看到《中国学生近视高发亟待干预》一文后,作出重要指示,强调我国学生近视呈现高发、低龄化趋势,严重影响孩子们的身心健康,这是一个关系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大问题,必须高度重视,不能任其发展。     随后,教育部、国家卫健委等八部门共同发布了《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明确指出家庭、学校、学生个人、医疗卫生机构以及有关部门等五个方面的各项责任。2019年7月,健康中国行动推进委员会印发的《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明确到2022年和2030年,全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力争每年降低0.5个百分点以上,新发近视率明显下降。     “一方面,通过各方共同努力,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取得积极进展,另一方面,防控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仍需要政府、学校、医疗机构、家庭和社会等各方面携手共同努力、共同行动。”全国人大代表、全国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专家宣讲团副团长毕宏生说。   毕宏生已连续8年在全国两会上提出近视防控相关建议。今年,他继续建议构建国家、省、市、区(县)四级立体化和家—校—医—社四方网格化的防控体系。   “建议按照青少年学生分布情况进行四级划片分区,设计青少年近视防控公益服务项目包,为每个中小学生提供每学年两次的视力筛查和指导;面向全社会的眼科技术机构公开采购,承担青少年近视防控任务。遴选眼科与视光专业技术机构按照中小学生眼健康检查计划,负责对所在网格区域的中小学校学生开展眼健康检查、配合建立视觉健康档案、视力健康早期干预和眼病及时治疗等工作。”毕宏生说,要通过立体化、网格化的管理体系,做到近视防控工作无死角。   毕宏生同时建议,明确家、校、医、社四方的防控责任。家庭层面,提高家长对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的关注度和认知水平,合理引导儿童青少年健康用眼。学校层面,要严格按照学校卫生各项标准,落实教室采光和照明卫生新标准中的各项要求,同时严格禁止将手机带入课堂、保证每天上下午各10分钟眼保健操时间及校户外活动时间等。医疗机构层面,不仅要搭建针对儿童青少年的“生命全周期眼保健系统”,全程实时监控青少年视觉健康状况并给予及时干预,还要制定科学、合理、可行的近视防控标准;社会层面,要采取多种方式,广泛开展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社会宣教。   来源:光明网

  • 教育部等八部门关于印发《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的通知

    2020-09-09

    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   儿童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近年来,由于中小学生课内外负担加重,手机、电脑等带电子屏幕产品(以下简称电子产品)的普及,用眼过度、用眼不卫生、缺乏体育锻炼和户外活动等因素,我国儿童青少年近视率居高不下、不断攀升,近视低龄化、重度化日益严重,已成为一个关系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大问题。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需要政府、学校、医疗卫生机构、家庭、学生等各方面共同努力,需要全社会行动起来,共同呵护好孩子的眼睛。为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经国务院同意,现提出以下实施方案。   一、目标   到2023年,力争实现全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在2018年的基础上每年降低0.5个百分点以上,近视高发省份每年降低1个百分点以上。   到2030年,实现全国儿童青少年新发近视率明显下降,儿童青少年视力健康整体水平显著提升,6岁儿童近视率控制在3%左右,小学生近视率下降到38%以下,初中生近视率下降到60%以下,高中阶段学生近视率下降到70%以下,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达标优秀率达25%以上。   二、各相关方面的行动   (一)家庭        家庭对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家长应当了解科学用眼护眼知识,以身作则,带动和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用眼习惯,尽可能提供良好的居家视觉环境。0—6岁是孩子视觉发育的关键期,家长应当尤其重视孩子早期视力保护与健康,及时预防和控制近视的发生与发展。   增加户外活动和锻炼。让孩子到户外阳光下度过更多时间,能够有效预防和控制近视。要营造良好的家庭体育运动氛围,积极引导孩子进行户外活动或体育锻炼,使其在家时每天接触户外自然光的时间达60分钟以上。已患近视的孩子应进一步增加户外活动时间,延缓近视发展。鼓励支持孩子参加各种形式的体育活动,督促孩子认真完成寒暑假体育作业,使其掌握1―2项体育运动技能,引导孩子养成终身锻炼习惯。   控制电子产品使用。家长陪伴孩子时应尽量减少使用电子产品。有意识地控制孩子特别是学龄前儿童使用电子产品,非学习目的的电子产品使用单次不宜超过15分钟,每天累计不宜超过1小时,使用电子产品学习30―40分钟后,应休息远眺放松10分钟,年龄越小,连续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应越短。   减轻课外学习负担。配合学校切实减轻孩子负担,不要盲目参加课外培训、跟风报班,应根据孩子兴趣爱好合理选择,避免学校减负、家庭增负。   避免不良用眼行为。引导孩子不在走路时、吃饭时、卧床时、晃动的车厢内、光线暗弱或阳光直射等情况下看书或使用电子产品。监督并随时纠正孩子不良读写姿势,应保持“一尺、一拳、一寸”,即眼睛与书本距离应约为一尺、胸前与课桌距离应约为一拳、握笔的手指与笔尖距离应约为一寸,读写连续用眼时间不宜超过40分钟。   保障睡眠和营养。保障孩子睡眠时间,确保小学生每天睡眠10个小时、初中生9个小时、高中阶段学生8个小时。让孩子多吃鱼类、水果、绿色蔬菜等有益于视力健康的营养膳食。   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改变“重治轻防”观念,经常关注家庭室内照明状况,注重培养孩子的良好用眼卫生习惯。掌握孩子的眼睛发育和视力健康状况,随时关注孩子视力异常迹象,了解到孩子出现需要坐到教室前排才能看清黑板、看电视时凑近屏幕、抱怨头痛或眼睛疲劳、经常揉眼睛等迹象时,及时带其到眼科医疗机构检查。遵从医嘱进行科学的干预和近视矫治,尽量在眼科医疗机构验光,避免不正确的矫治方法导致近视程度加重。   (二)学校   减轻学生学业负担。严格依据国家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组织安排教学活动,严格按照“零起点”正常教学,注重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不得随意增减课时、改变难度、调整进度。强化年级组和学科组对作业数量、时间和内容的统筹管理。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三至六年级书面家庭作业完成时间不得超过60分钟,初中不得超过90分钟,高中阶段也要合理安排作业时间。寄宿制学校要缩短学生晚上学习时间。科学布置作业,提高作业设计质量,促进学生完成好基础性作业,强化实践性作业,减少机械、重复训练,不得使学生作业演变为家长作业。   加强考试管理。全面推进义务教育学校免试就近入学全覆盖。坚决控制义务教育阶段校内统一考试次数,小学一二年级每学期不得超过1次,其他年级每学期不得超过2次。严禁以任何形式、方式公布学生考试成绩和排名;严禁以各类竞赛获奖证书、学科竞赛成绩或考级证明等作为招生入学依据;严禁以各种名义组织考试选拔学生。   改善视觉环境。改善教学设施和条件,鼓励采购符合标准的可调节课桌椅和坐姿矫正器,为学生提供符合用眼卫生要求的学习环境,严格按照普通中小学校、中等职业学校建设标准,落实教室、宿舍、图书馆(阅览室)等采光和照明要求,使用利于视力健康的照明设备。加快消除“大班额”现象。学校教室照明卫生标准达标率100%。根据学生座位视角、教室采光照明状况和学生视力变化情况,每月调整学生座位,每学期对学生课桌椅高度进行个性化调整,使其适应学生生长发育变化。   坚持眼保健操等护眼措施。中小学校要严格组织全体学生每天上下午各做1次眼保健操,认真执行眼保健操流程,做眼保健操之前提醒学生注意保持手部清洁卫生。教师要教会学生正确掌握执笔姿势,督促学生读写时坐姿端正,监督并随时纠正学生不良读写姿势,提醒学生遵守“一尺、一拳、一寸”要求。教师发现学生出现看不清黑板、经常揉眼睛等迹象时,要了解其视力情况。   强化户外体育锻炼。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确保中小学生在校时每天1小时以上体育活动时间。严格落实国家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确保小学一二年级每周4课时,三至六年级和初中每周3课时,高中阶段每周2课时。中小学校每天安排30分钟大课间体育活动。按照动静结合、视近与视远交替的原则,有序组织和督促学生在课间时到室外活动或远眺,防止学生持续疲劳用眼。全面实施寒暑假学生体育家庭作业制度,督促检查学生完成情况。   加强学校卫生与健康教育。依托健康教育相关课程,向学生讲授保护视力的意义和方法,提高其主动保护视力的意识和能力,积极利用学校闭路电视、广播、宣传栏、家长会、家长学校等形式对学生和家长开展科学用眼护眼健康教育,通过学校和学生辐射教育家长。培训培养健康教育教师,开发和拓展健康教育课程资源。支持鼓励学生成立健康教育社团,开展视力健康同伴教育。   科学合理使用电子产品。指导学生科学规范使用电子产品,养成信息化环境下良好的学习和用眼卫生习惯。严禁学生将个人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带入课堂,带入学校的要进行统一保管。学校教育本着按需的原则合理使用电子产品,教学和布置作业不依赖电子产品,使用电子产品开展教学时长原则上不超过教学总时长的30%,原则上采用纸质作业。   定期开展视力监测。小学要接收医疗卫生机构转来的儿童青少年视力健康电子档案,确保一人一档,并随学籍变化实时转移。在卫生健康部门指导下,严格落实学生健康体检制度和每学期2次视力监测制度,对视力异常的学生进行提醒教育,为其开具个人运动处方和保健处方,及时告知家长带学生到眼科医疗机构检查。做好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新发率等的报告和统计分析,配合医疗卫生机构开展视力筛查。学校和医疗卫生机构要及时把视力监测和筛查结果记入儿童青少年视力健康电子档案。   加强视力健康管理。建立校领导、班主任、校医(保健教师)、家长代表、学生视力保护委员和志愿者等学生代表为一体的视力健康管理队伍,明确和细化职责。将近视防控知识融入课堂教学、校园文化和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加强医务室(卫生室、校医院、保健室等)力量,按标准配备校医和必要的药械设备及相关监测检查设备。   倡导科学保育保教。严格落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重视生活和游戏对3—6岁儿童成长的价值,严禁“小学化”教学。要保证儿童每天2小时以上户外活动,寄宿制幼儿园不得少于3小时,其中体育活动时间不少于1小时,结合地区、季节、学龄阶段特点合理调整。为儿童提供营养均衡、有益于视力健康的膳食,促进视力保护。幼儿园教师开展保教工作时要主动控制使用电视、投影等设备的时间。   (三)医疗卫生机构   建立视力档案。严格落实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中关于0—6岁儿童眼保健和视力检查工作要求,做到早监测、早发现、早预警、早干预,2019年起,0—6岁儿童每年眼保健和视力检查覆盖率达90%以上。在检查的基础上,依托现有资源建立、及时更新儿童青少年视力健康电子档案,并随儿童青少年入学实时转移。在学校配合下,认真开展中小学生视力筛查,将眼部健康数据(包括屈光度、眼轴长度、屈光介质参数等)及时更新到视力健康电子档案中,筛查出视力异常或可疑眼病的,要提供个性化、针对性强的防控方案。   规范诊断治疗。县级及以上综合医院普遍开展眼科医疗服务,认真落实《近视防治指南》等诊疗规范,不断提高眼健康服务能力。根据儿童青少年视觉症状,进行科学验光及相关检查,明确诊断,按照诊疗规范进行矫治。叮嘱儿童青少年近视患者应遵从医嘱进行随诊,以便及时调整采用适宜的干预和治疗措施。对于儿童青少年高度近视或病理性近视患者,应充分告知疾病的危害,提醒其采取预防措施避免并发症的发生或降低危害。制定跟踪干预措施,检查和矫治情况及时记入儿童青少年视力健康电子档案。积极开展近视防治相关研究,加强防治近视科研成果与技术的应用。充分发挥中医药在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治中的作用,制定实施中西医一体化综合治疗方案,推广应用中医药特色技术和方法。   加强健康教育。儿童青少年近视是公共卫生问题,必须从健康教育入手,以公共卫生服务为抓手,发动儿童青少年和家长自主健康行动。针对人们缺乏近视防治知识、对近视危害健康严重性认识不足的问题,发挥健康管理、公共卫生、眼科、视光学、疾病防控、中医药相关领域专家的指导作用,主动进学校、进社区、进家庭,积极宣传推广预防儿童青少年近视的视力健康科普知识。加强营养健康宣传教育,因地制宜开展营养健康指导和服务。   (四)学生   强化健康意识。每个学生都要强化“每个人是自身健康的第一责任人”意识,主动学习掌握科学用眼护眼等健康知识,并向家长宣传。积极关注自身视力状况,自我感觉视力发生明显变化时,及时告知家长和教师,尽早到眼科医疗机构检查和治疗。   养成健康习惯。遵守近视防控的各项要求,认真规范做眼保健操,保持正确读写姿势,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和户外活动,每周参加中等强度体育活动3次以上,养成良好生活方式,不熬夜、少吃糖、不挑食,自觉减少电子产品使用。   (五)有关部门   教育部:加快修订《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和《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等。成立全国中小学和高校健康教育指导委员会,指导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科学开展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和视力健康管理等学校卫生与健康教育工作,开展儿童青少年近视综合防控试点工作,强化示范引领。进一步健全学校体育卫生发展制度和体系,不断完善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加快体育与健康师资队伍建设,聚焦“教”(教会健康知识和运动技能)“练”(经常性课余训练和常规性体育作业)“赛”(广泛开展班级、年级和跨校体育竞赛活动)“养”(养成健康行为和健康生活方式),深化学校体育、健康教育教学改革,积极推进校园体育项目建设。推动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加强现有中小学卫生保健机构建设,按照标准和要求强化人员和设备配备。鼓励高校特别是医学院校、高等师范院校开设眼视光、健康管理、健康教育相关专业,培养近视防治、视力健康管理专门人才和健康教育教师,积极开展儿童青少年视力健康管理相关研究。会同有关部门开展全国学校校医等专职卫生技术人员配备情况专项督导检查,着力解决专职卫生技术人员数量及相关设备配备不足问题。会同有关部门坚决治理规范校外培训机构,每年对校外培训机构教室采光照明、课桌椅配备、电子产品等达标情况开展全覆盖专项检查。   国家卫生健康委:培养优秀视力健康专业人才,在有条件的社区设立防控站点。加强基层眼科医师、眼保健医生、儿童保健医生培训,提高视力筛查、常见眼病诊治和急诊处置能力。加强视光师培养,确保每个县(市、区)均有合格的视光

  • 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健康教育核心信息(儿童青少年版)

    2020-09-09

    1. 近视会导致学习、生活不便,甚至会影响升学和择业。 释义:近视会导致眼睛视物模糊、干涩、疲劳,注意力不集中、头晕等,影响正常学习和生活,还会对升学和择业造成一定限制。近视严重时甚至会导致失明。   2. 坚持充足的白天户外活动。 释义:坚持充足的白天户外活动对于预防近视和防止近视加重有重要意义。儿童青少年应听从家长和老师的安排,保证每天进行2小时以上白天户外活动。   3. 要保持正确的读写姿势。 释义:不正确的读写姿势会增加发生近视的风险。读书写字要使用适合自己坐高的桌椅,应有良好的照明,并保持“三个一”的正确姿势,即眼睛离书本一尺,胸口离桌沿一拳,握笔的手指离笔尖一寸。认真做眼保健操。在家中连续读写40分钟后,应休息远眺放松10分钟。   4. 避免不良的读写习惯。 释义:预防近视要避免不良的读写习惯,应做到不在走路时、吃饭时、卧床时、晃动的车厢内、光线暗弱或阳光直射等情况下看书、写字、使用电子产品。   5. 保证充足的睡眠和合理的营养。 释义:充足的睡眠和合理的营养是保证视力健康的基础。儿童青少年应听从家长和老师的作息安排,小学生每天睡眠时间要达到10小时,初中生9小时,高中生8小时。平时应做到营养均衡,不挑食,不偏食,不暴饮暴食,少吃糖,多吃新鲜蔬菜水果。   6. 控制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 释义:长时间、近距离、持续盯着手机、电脑和电视等电子产品的屏幕,会给眼睛带来伤害。使用电子产品时,应使眼睛与屏幕保持一定距离,屏幕亮度适中。在家中使用电子产品学习30-40分钟后,应休息远眺放松10分钟。非学习目的使用电子产品单次不宜超过15分钟,每天累计不宜超过1小时。   7. 看不清黑板上的文字或远处的物体时可能是发生了近视,应及时告诉老师和家长。 释义:当发现自己看不清黑板上的文字或远处的物体时,可能是发生了近视,应及时告诉老师和家长,并尽快到医院进行视力检测,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矫正,防止近视进一步加重。需注意,即使能看清远处的物体,也存在发生单眼近视的可能性。平时可交替闭上一只眼睛进行自测,以便发现单眼近视,及时矫正,避免双眼视力差对眼睛造成更大伤害。   8. 一旦确诊为近视,应尽早在医生指导下配戴眼镜,并定期复查。 释义:一旦被医生确诊为近视,就应该进行矫正,不然视力有可能进一步下降。配戴眼镜是当前矫正视力的常用方法,但具体采用哪种眼镜,应听从医生的指导。通过配戴眼镜对视力进行矫正后,应坚持戴镜,且应继续保持良好的用眼习惯,每半年到医院复查一次。

  • 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健康教育核心信息(公众版)

    2020-09-09

    1. 近视是外部平行光线经眼球屈光系统后聚焦在视网膜之前的一种屈光不正。 释义:在调节放松状态时,平行光线经眼球屈光系统后聚焦在视网膜之前,这种屈光状态称为近视。近视以视远不清、视近清为主要特征。发生在儿童青少年中的屈光不正主要为近视。   2. 近视影响儿童青少年身心健康。 释义:近视会导致眼睛视物模糊、干涩、疲劳,注意力不集中、头晕等,影响孩子的正常学习、生活和身心健康。有些专业和工作对视力有严格要求,近视有可能影响升学和择业。近视还会增加视网膜病变等并发症的风险,严重的可导致失明。   3. 坚持充足的白天户外活动。 释义:坚持充足的白天户外活动对于预防近视和防止近视加重有重要意义。教师和家长应引导孩子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每天使孩子开展2小时以上的白天户外活动,寄宿制幼儿园不应少于3小时。   4. 保持正确的读写姿势。 释义:不正确的读写姿势会增加发生近视的风险。教师和家长应为孩子提供适合其坐高的桌椅和良好的照明,并经常提醒、督促孩子读书写字坚持“三个一”,即眼睛离书本一尺,胸口离桌沿一拳,握笔的手指离笔尖一寸。家长应提醒孩子在家中连续读写40分钟后,休息远眺放松10分钟。教师应指导学生每天认真做眼保健操。   5. 避免不良的读写习惯。 释义:预防近视要避免不良的读写习惯,应做到不在走路时、吃饭时、卧床时、晃动的车厢内、光线暗弱或阳光直射等情况下看书、写字、使用电子产品。   6. 控制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 释义:长时间、近距离、持续盯着手机、电脑和电视等电子产品的屏幕,是近视的诱因之一。学校使用电子产品的教学时长原则上不超过教学总时长的30%。孩子在家中使用电子产品学习30-40分钟后,应休息远眺放松10分钟。非学习目的使用电子产品单次不宜超过15分钟,每天累计不宜超过1小时。6岁以下儿童要尽量避免使用手机和电脑。家长在孩子面前应尽量少使用电子产品。   7. 近视要早发现,早矫正。 释义:看不清黑板上的文字或远处的物体时可能是发生了近视。定期进行视力检查,有利于早发现、早矫正,防止近视加重。0—6岁是孩子视觉发育的关键期,应当尤其重视孩子早期视力保护与健康。   8. 保证充足的睡眠和合理的营养。 释义:充足的睡眠和合理的营养是保证视力健康的基础。小学生每天睡眠时间要达到10小时,初中生9小时,高中生8小时。儿童青少年应做到营养均衡,不挑食,不偏食,不暴饮暴食,少吃糖,多吃新鲜蔬菜水果。   9. 一旦确诊为近视,应尽早在医生指导下配戴眼镜,并定期复查。 释义:一旦被医生确诊为近视,就应该进行矫正,不然视力有可能进一步下降。配戴眼镜是当前矫正视力的常用方法,但具体采用哪种眼镜,应听从医生的指导。通过配戴眼镜对视力进行矫正后,应坚持戴镜,且应继续保持良好用眼习惯,每半年到医院复查一次。   10. 警惕近视能治愈的虚假宣传。 释义:截至目前,医学上还没有治愈近视的方法,只能通过科学的矫正、改善用眼习惯等避免近视加重。不要相信能治愈近视的宣传和商业营销。不科学的处置可能会导致视力进一步下降,甚至造成眼部感染或外伤等严重后果。

  • 人民时评:近视矫正市场需“矫正”

    2020-09-09

    近期,一些医院眼科门诊内中小学生就诊人数明显增加,不少孩子出现视力下降甚至近视症状。这一方面是由于疫情防控期间一些门诊关停,或是家长出于安全考虑没有及时带孩子就诊;另一方面则出于长期在家上网课、复课后课业压力加大等原因,没有保障好用眼卫生。儿童青少年近视问题令人揪心,视力纠正产品市场的问题也值得关注。   儿童青少年近视,不仅仅是教育问题、卫生问题,也是社会问题。我国学生近视呈现高发、低龄化趋势,严重影响孩子们的身心健康,这是一个关系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大问题,必须高度重视。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一项研究报告显示,中国近视患者达6亿人,青少年近视率居高不下。庞大的“小眼镜”群体,催生出旺盛的“摘眼镜”需求。   然而,市场上的近视矫正产品令人眼花缭乱。有的商家推出视力矫正产品,宣称能有效提高视力,“快的一个月改善50度,慢的两个月改善50度,100%有效”;有的商家自称使用了“3D训练”“5D热敷”等“先进技术”,制造概念吸引家长掏腰包;有的青少年护眼机构开出高价,一些套餐产品每疗程价格高达万余元。我国广告法规定,医疗、药品、医疗器械广告不得含有表示功效、安全性的断言或者保证的内容;除医疗、药品、医疗器械广告外,禁止其他任何广告涉及疾病治疗功能,并不得使用医疗用语或者易使推销的商品与药品、医疗器械相混淆的用语。然而,从线上商城到线下商家,一些机构搞虚假宣传,以护眼之名行骗钱之实。近视矫正市场良莠不齐,亟待治理。   净化市场环境,更好保障儿童青少年权益,就要坚持有法必依、执法必严,整合力量、强化监管,重拳出击、落实措施,坚决查处无效产品、无良商家,狠刹虚假宣传、欺骗性消费的歪风。与此同时,也应注重引导,帮助家长和孩子理性看待近视现象和近视矫正,避免“有病乱投医”。家长希望一劳永逸地摘掉近视孩子的眼镜,这种心理经常被不良商家所利用。此前,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联合多部门发布《关于进一步规范儿童青少年近视矫正工作切实加强监管的通知》明确:“在目前医疗技术条件下,近视不能治愈。”所谓 “康复”“恢复”“近视治愈”等表述,纯属误导。对家长来说,与其急功近利地去寻找视力矫正产品,莫如在帮助孩子提升健康素养上多下功夫,努力培养孩子科学用眼、爱眼护眼的良好习惯。   除了依法打击、有力引导,也要从根源上铲除儿童青少年近视滋生的土壤。目前,人们对近视的严重性还重视不足,一般只是把近视等同于“戴眼镜”。事实上,近视也是一种疾病,高度近视不仅是致盲和视力损伤的重要原因,因其具有遗传性,还会影响下一代的健康。教育部、国家卫健委等八个部委联合印发的《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明确将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纳入政府绩效考核。切实提高认识、加快行动,把降低孩子近视率摆到更加重要位置,将视力健康纳入素质教育,把课余时间真正还给孩子,让他们走进大自然、远望星空,才能给孩子一双明亮的眼睛。   健康是社会文明进步的基础。医学证明,新生儿的双眼处于远视状态,是一种“远视储备”。合力呵护好孩子们的视力,就是保护民族的“远视储备”,以视觉健康推进健康中国建设。   《 人民日报 》( 2020年07月10日 05 版)  

上一页
1
2